Corolla Altis

1,798

c.c.

~ 1,987

c.c.

轎車

5

車型

72.5 - 91.5

車款介紹

規格

配備

試車報告/相關報導

車系沿革

事件簿

展示中心

加入比較

William

撰文

95,360

2019

4月

2

60 年代,對於歷經第 2 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,不再鑽研軍事研究武器 (或說是被迫去軍事化) ,而是轉為研發國民日用品,而這項趨勢也導致 60 年代的日本經濟突飛猛進。拜大量的二戰軍事科技所賜,許多民生用品也開始運用了這些科技,當然汽車也是不例外,包括此次為各位所解析的 Toyota Corolla 車系,正是從 60 年代開始締造日本造車輝煌歷史的核心要角。

1 代傳奇,從二戰敘述起

早在 60 年代或是更早,其實並沒有所謂的造型美學設計,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工程為導向,好不好看大都是以工程師的眼光以及經驗而設計的。Corolla 初代總工程師的長谷川龍雄 Tatsuo Hasegawa,就是以航太工程師的背景下設計出第 1 代 Corolla。在外觀上 Corolla 運用了許多二戰戰鬥機的概念,並且使用大量的空氣力學,而在當時的日本車廠並沒有一家車廠使用風洞測試來試驗空氣力學。

擔任 Corolla 初代總工程師 (Chief Engineer, CE) ,是 1916 年誕生於日本鳥取的長谷川龍雄 (Tatsuo Hasegawa) ,其 1939 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航空學系後,加入當時的立川飛行機株式會社並主導 Ki-94 設計工程,戰後則於 1946 年投入 Toyota 汽車製造領域,開創出 Toyota Sports 800、Corolla 與 Celica 等經典車系。

在造型方面,車頭有如 Ki-94 的機鼻,有種外殼包覆著內部引擎的感覺。而車身上由一條往後向下墜的鍍鉻飾條,凸顯了二戰 Ki-94 的機身線條。在 Green House(亦指車市乘坐空間)也是比對 Ki-94 戰機的座艙,就連前三角窗的部分也是比照的唯妙唯俏,最特別的莫過於引擎蓋上一條凸起的特徵線,這條線則是點出整臺車的精神。

外觀造型仿造當時 Ki-94 戰機的外觀,向後下墜的線條以及包覆式的車頭,還有像戰機座艙的空間。

受到美國影響的 2 代 Corolla

繼 1 代獲得大受好評之後,Toyota 在 4 年之後又推出了 2 代,在造型上大致上維持著上一代的精神,但是多了點肌肉線條。或許當時的日本在戰後受到許多美國的援助,導致 70 年代後的 Corolla 變得傾向美國車的風格。最明顯的就是有如海浪般的窗線以及肩線,這次在經典的引擎蓋上則是多出了兩個進氣孔,讓整體造型變得更加運動了一點。

再來看到車頭,這次 2 代則是採用雙層式的造型設計,靈感來源也是從 Ki 系列戰機的機鼻後方排氣與機身的連接處。當然 Toyota 為了讓 Corolla 更親民以及實用,在後續也推出了四門轎車以及五門旅行車的車型,在造型上也是完全比照雙門轎車的規格。有趣的是 1973 年,第一次石油危機,導致全球油價上漲,這時小排氣,以及超級符合空氣力學的 Corolla 造成全球人民的青睞,這也就是 Corolla 在後來一直是省油家庭轎車的代名詞了。

擁有肌肉線條的 Corolla,是受到美軍在日本長期的援助所產生的。
為了提高實用性,Toyota 在後期也推出了許多衍伸車款,其造型也是擁有肌肉線條。
廣  告

具有跑感的美式家庭轎車

時間來到了 1974 年,第 3 代的 Corolla 也在這個時後上市,造型外觀上有了比較大的變動,原本肌肉感的車身線條取消了,取而代之的是比較方正水平車身造型。

相信各位讀者也可以發現到 3 代的 Corolla 變得比較具跑格的感覺,這是因為,車身少了 Lazy Line (亦指弧度不高也沒有方向性的線條) ,水平的線條帶來了速度感,再加上車身的放大,導致前水箱護罩也跟著放大,在 3 代 Corolla 的肩線則是延續著上一代的雙門版,從車頭燈延續到 C 柱之後往上揚。再來,車身放大後,在 DLO (亦指車窗)的部分看起來會顯得長且扁。往下看到輪弧的部分,Corolla 在輪弧上方也多做了兩條摺線,讓車身有種爆龜感。

車身放大的同時,車窗比例不變之下,會顯得車窗看起來變小。

受到大時代影響的外觀,Corolla 的大改變

80 年代,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美好時代,在這個經濟快速的年代,人們開始幻想著未來。而在這個什麼都講求著速度的年代,設計上也是讓視覺有著剛直快速的未來感,當然車子也不例外。

這時的 Corolla 好像是完全變了一個樣,車身造型上除了輪子以及方向盤是圓的,你可能還找不到有圓弧狀的線條。為了讓車子看起來更有速度感,車頭變得更低扁,圓形大燈為了符合車頭的造型則改成了方燈。而葉子板上的爆龜車,是比上一代來的更明顯。整輛車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一臺低扁的太空船,這也是 80 年那時的人對未來的幻想吧。

在 80 年代的設計理念,剛直的線條詮釋著速度感。
廣  告

延續著 80 年代的剛直風格的第 5 代

來到第 5 代的 Corolla,在整個 80 年的風氣下,造型跟上一代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。不同的是第 5 代講求更寬敞的乘坐空間,所以 Toyota 決定把四門版本的 Corolla 改成前驅車。在造型上,整體的 Green House 變長了,車頭變短了。但還是有部分的 Corolla 維持著後驅的傳動方式,例如雙門版的 Corolla。有趣的是,AE85 以及 AE86 都是屬於 Corolla 的衍伸車型,所以在造型上,都有整個 80 年代的剛直以及低扁風格。

延續 4 代剛硬風格的 Corolla 第 5 代,渾身充滿豐富的直線條。
如何區別後驅設定的第 4 代 (上) 與前驅設定的第 5 代 (下) ,以比例關係來看,A 柱延伸的方向 4 代會直接延伸到輪框的軸心,而 5 代則是延伸到輪框的上緣。再來就是前門邊縫與輪拱邊緣的距離,4 代後驅的距離會比較大,相反的 5 代前驅的距離相對小一些。

60 年代,Corolla 的誕生造就了今後無人能敵的成果,雖說在設計上由於不同世代之間歷經多次大幅度的全然變革,因此,較難有一以貫之的經典元素傳承可言,但每一代的設計都是反映著當時的流行趨勢。

從二戰結束,以戰鬥機理念設計的第 1 代,一直到 80 年代的硬派直線風格,從設計的角度來看,在歷史裡的產品,都可以看到早期人們的思維以及需求,而 Corolla 就是看準了人們當時的需求,才可以締造長達半個世紀長青車款。

William編輯

評論

平凡國民車,流有不平凡的 DNA

歷經 12 代演變,身為全球暢銷車系的 Toyota Corolla 車系,不僅在全球各地能看到身影,在臺灣更是隨處可見,說是街景道路日常最平凡的國民車也不為過。但透過 [CarDesign] 單元來細細回味 Corolla 車系的淵源,仍可以發現初始 Corolla 推手,源自戰鬥機的航空元素,加上因應不同世代所演進的日美風格,都讓 Corolla 車系流有不平凡的 DNA。

最近瀏覽車型

Toyota
加入比較
Corolla Altis
72.5-91.5

比較清單

開始比較

取消比較